首页 资讯 正文

连城县:冠豸书香润城乡

体育正文 111 0

连城县:冠豸书香润城乡

连城县:冠豸书香润城乡

学生们在冠豸书屋内复习备考。 (连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(gōngtú)) 冠豸书屋举办国学主题(zhǔtí)活动。 (连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) 东南网6月23日(rì)报道(福建日报记者 徐士媛(xúshìyuàn) 罗小春 通讯员 黄水林 谢苇妍) 在龙岩市连城县城乡(chéngxiāng),一座座冠豸书屋正(zhèng)悄然织就覆盖(fùgài)城乡的全民阅读网络生态。自2020年以来,连城县以县图书馆为总馆、城乡冠豸书屋为分馆,创新构建“一馆带N屋”公共(gōnggòng)文化服务体系,让书籍从图书馆库房里走出来,走向城乡各个角落。 建(jiàn)起来 精准选址+因地制宜 在连城县姑田镇(gūtiánzhèn)中堡村的冠豸(guānzhì)书屋,窗明几净(chuāngmíngjījìng)的空间里,60个阅览座席整齐排列,8000余册图书涵盖农业科技、少儿读物、党建理论等类别,数十个孩子在静静阅读,还有不少农民在查找农业种植养殖技术科普(kēpǔ)资料。 这座获评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“最美(zuìměi)农家(nóngjiā)书屋”的乡村分馆,邻近本地幼儿园、小学、中学,从学校步行到馆仅需5分钟,成为留守儿童放学后的“书香乐园(lèyuán)”。 “以前孩子放学就玩手机,现在每天(měitiān)在家旁的书屋看书,作文水平都提高了。”姑田镇(gūtiánzhèn)村民们感慨道。 在城乡二元结构仍(réng)现实存在,且在文化领域表现明显的(de)当下,如何实现“全民阅读”的目标?冠豸书屋的答案在于精准选址,让书香真正(zhēnzhèng)抵达乡村末梢。 连城县遵循“贴近农民、毗邻学校、交通便利、流水更新”的原则,从(cóng)2020年起(qǐ)将冠豸书屋建设纳入为民办实事(bànshíshì)重点项目,累计投入2000多万元,先后建成21家城乡冠豸书屋,总阅览面积达到6500平方米,让“15分钟阅读(yuèdú)圈”覆盖全县70%的城乡居民。其中11家书屋扎根乡村,确保村民(cūnmín)在(zài)家门口就能便捷地享受阅读服务。 “我们(wǒmen)致力于把书屋(shūwū)建在群众的需求点上!”连城县图书馆馆长林仁辉说,连城县坚持“一(yī)书屋一特色”,书屋室内风格各有特色,书籍配置更是因地制宜、精准供给。针对乡村(xiāngcūn)实际,各分馆注重配置农业生产技术、科普知识、生活百科等(děng)实用读物。在中堡村书屋,“农业技术角”内的《蔬菜病虫害防治》《果树栽培手册(shǒucè)》等书籍被翻阅得卷了边,成为当地种植户的“科普加油站”。 “连城县图书馆总藏书量已达37.12万册,要让静态馆藏动起来。”林仁辉表示,连城实施“图书漂流(piāoliú)计划”,图书在各冠豸书屋分馆、服务点之间定期(dìngqī)流转,源源不断(yuányuánbùduàn)地“漂流”到千家万户,满足(mǎnzú)多元动态的阅读需求。 管起来 智慧管理+制度创新(chuàngxīn) 面对点多、面广的(de)书屋网络,如何实现高效、可持续的运营管理(guǎnlǐ)?冠豸书屋探索出一条智慧化管理新路。 为打通阅读服务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冠豸书屋对借还书作了(le)3次改革,通过引进一体化智慧借阅(jièyuè)系统,采用社保卡取代传统借书证的方式,全面实行免押金(yājīn)借阅、城乡通借通还、自助借还图书(túshū),彻底打破了地域限制,极大提升了图书流通效率和读者便利度。 2024年,冠豸书屋的图书外借量达16万册次(cì),新增登记注册读者2000余人,智慧(zhìhuì)借阅系统功不可没。 每到周末,多家(duōjiā)冠豸(guānzhì)(guānzhì)(guānzhì)书屋内都会聚满备考的学子。据了解,冠豸书屋每周开放时间平均(píngjūn)高达72小时,周末及节假日延长至晚上9点闭馆。重要考试期间,冠豸书屋部分分馆的开放时间还提前至早上8点,并且中午不闭馆,全天开放12小时,为备考学生提供充足学习空间。 不用办证,来了就能读;不用预约,进了就能坐,冠豸(guānzhì)书屋成了“没有(méiyǒu)围墙的图书馆”。随着来往进出人员日益增多,如何规范化管理便成为(chéngwéi)冠豸书屋可持续发展的关键。 在各家(gèjiā)冠豸书屋,一种融合“监控实时监管+工作人员定期巡查+志愿者辅助服务”的无人值守管理模式日渐成熟(chéngshú)。 通过新引进的安全(ānquán)门禁系统,书屋(shūwū)在保障安全的同时(tóngshí)便捷广大群众随进随出。人员队伍建设也很重要,2024年组织开展工作人员业务培训与辅导16场次,内容涵盖图书分类(fēnlèi)加工、借阅系统操作、阅读活动策划等,并且为了缓解基层专业管理人员不足的压力(yālì),连城县积极招募志愿者(zhìyuànzhě),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,成为书屋日常运行和活动开展的重要辅助力量。 “我们(wǒmen)还在全力推动《连城县冠豸书屋管理(guǎnlǐ)规定》以县人民政府文件形式正式出台,为(wèi)书屋的日常管理、资源配置、安全保障等提供明确的制度遵循。”林仁辉表示。 用起来 多元服务+融合赋能(fùnéng) 日前,在连城县四角井历史文化街区,一场别开生面的“四大名著奇境闯关记”吸引了300余组家庭参与,孩子(háizi)们(men)(men)穿梭在精心布置的名著场景中,欢笑声此起彼伏。“以前总觉得古典名著很遥远,今天才发现它们这么有趣!”现场的孩子们说道。这场沉浸式阅读盛宴正是(zhèngshì)冠豸书屋创新(chuàngxīn)服务模式、点燃全民阅读热情的缩影。 “建好是基础,管好是保障(bǎozhàng),用(yòng)好才是最终目的。”林仁辉表示,书屋联合学校、培训机构(jīgòu)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社团机构,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,让静态书本“活”起来。 自2021年以来,冠豸书屋(shūwū)先后举办了150期面向儿童的“绘本故事汇(huì)”和国学经典诵读大赛;开辟“学史明理(mínglǐ) 共享(gòngxiǎng)空间”学习沙龙;举办50期“非遗进书屋”传统文化体验活动……书屋成为地方非遗传承和弘扬的重要阵地。 除了配足了农业科学技术(kēxuéjìshù)相关书籍外,冠豸书屋(shūwū)还常对群众开展政策宣讲、种(zhǒng)植技能培训等活动,助力乡村振兴。“遇到种植难题我(wǒ)就爱到书屋来找资料,技能培训也让我更有信心搞好(gǎohǎo)种植!”得益于书屋的农业科普,新泉镇张大哥的百香果种植事业红红火火,不仅自己种了100多亩,还带动周边40多名村民一起种百香果致富。 获评福建省公共文化(wénhuà)服务高质量发展“十佳(shíjiā)”典型案例(ànlì)、荣膺全国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“优秀公共文化空间案例奖”、获评“福建省全民阅读优秀项目”……这些(zhèxiē)荣誉,是对冠豸书屋“建、管、用”全链条实践成效的充分肯定。 “以科学布局‘建好’书屋,以智慧创新‘管好’资源,以丰富活动‘用好’空间,让书屋成为知识的传播(chuánbō)站、技能的加油站。”林仁辉表示,下(xià)一步,连城县(liánchéngxiàn)将继续深化冠豸(guānzhì)书屋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,持续打造这一亮丽的文化名片,让馥郁书香浸润冠豸山下的每一寸(měiyīcùn)土地,为连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更深厚、更持久的文化力量。
连城县:冠豸书香润城乡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